中新网10月8日电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因核电站事故产生的核污水正在净化。但由于放射性物质氚无法去除,目前作为处理水进行保管,政府等正在探讨处置方法。日本维新会7日在国会内召开有关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的学习会,就持续增加的处理水,汇总了“应早日排放入海”的建议。
据报道, 建议指出,存储处理水的储罐将于2022年前后装满。以虽然全国核电站都在排放含氚水,但没有确认到对健康的影响为由,要求在妥善处理之后排放福岛的处理水。
该建议将在8日的该党会议上正式获批,由干事长马场伸幸在当天众院全体会议的代表质询中,向政府提出。
担心形象受损的福岛县渔业团体等强烈反对排放入海,强调“只能正确且细致地传递科学的信息。科学不能输给流言”。
担任维新会党首的大阪市长松井一郎曾指出,“完全不会破坏环境的东西应该由整个国家进行处理”,谈及了在大阪湾排放处理水的可能性。
2月27日,河北清河县一家化肥经销商将化肥配送到田间。春耕时节,河北省清河县各大化肥经销商以电话预约,集中配送,减少接触的方式开展农资供应,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保障。河北日报记者 张昊 摄影报道
4月15日,国内知名的商业智能数据服务商QuestMobile发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AIGC应用市场竞争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截止到2025年2月底,AI原生APP月度活跃用户已经突破2.4亿,比1月份增长了1.15亿,增长幅度高达88.9%。同时,原生AI APP用户黏性也出现了快速增长,2月份月人均使用时长和使用次数分别达到113.7分钟、52.4次。
这当中,DeepSeek用户直线飙升,App日活跃用户在2月底突破5千万,最高达到5341万。在DeepSeek开源普惠效应的刺激下,互联网头部玩家纷纷接入、开发,颠覆了原生AI App行业格局,原有的Top 3从豆包、Kimi智能助手、文小言更迭为DeepSeek、豆包、腾讯元宝,月活跃用户规模分别突破1.9亿、1.1亿、0.4亿
如果说2024年是“国产AI元年”,2025年堪称“国产AI爆发年”。在1月份DeepSeek率先打响了“AI普惠”第一枪后,国内大、中型互联网厂商纷纷接入,直接将去年年末出现在大众视线的推理模型推向高潮,引发了国内业界惊呼的“DeepSeek时刻”。
在开源效应下,包括阿里巴巴、百度、字节跳动、腾讯在内的国内大厂,纷纷加速推出自己的推理大模型,同时,各家还纷纷将DeepSeek R1模型接入到自己的产品之中,例如,腾讯旗下的微信、腾讯元宝、QQ浏览器、腾讯文档等等,百度旗下的百度、百度文库、百度网盘,纷纷组团接入。
同时,开源效应还推进了行业基础设施完善、行业标准快速升级,带来AI应用的爆发,形成了包括AI综合助手、AI搜索引擎、AI图像处理、AI文案写作等23个赛道。其中,传统搜索行业升级而来的“AI搜索”,已经成为最热门的赛道。
截止到3月份,移动互联网行业头部23个AI化转型的APP中,已经有包括百度、腾讯新闻、搜狗输入法、微博等10个玩家,分别在“增强型搜索”、“边看边搜”、“输入即搜索”、“信息聚合”等维度,展开比拼。
此外,受模型能力增强影响,去年持续爆发的“智能体”应用模式持续升级,并且在Manus的激发下,诞生了更多元的应用路径:全链路自主执行的通用性AI助手,不再是一个描绘,从“对话”走向“执行”也已经成为“具身智能”到来前最值得期待的应用模式。
在DeepSeek的影响下,“多模型驱动”已成AI原生App标配,DeepSeek、豆包、腾讯元宝等在内的Top 15玩家均已具备至少1个对话模型+1个推理模型;如此一来,各家的底层模型能力又被拉到了同一起跑线,用户的“争夺战”,进入到了依靠产品设计、运营能力的“精细化”时代。
与此同时,用户对原生AI类APP从陌生走向习惯,新增用户数量出现了直线飙升,单月增长破亿,用户黏性也出现了快速增长。截止到2月份,原生AI类APP月人均使用时长和使用次数分别达到113.7分钟、52.4次。
不过,虽然新增用户在持续暴增,但是,这种“争夺战”的激烈程度也堪称“血海厮杀”。从3月份的用户来源上看:DeepSeek用户来源中,豆包、Kimi智能助手、腾讯元宝占比分别为22.2%、3.8%、3.3%;豆包用户来源中,DeepSeek、腾讯元宝、Kimi智能助手占比分别为37.6%、5.7%、5.6%;腾讯元宝用户来源中,DeepSeek、豆包、Kimi智能助手占比分别为52.3%、32.9%、9.6%。
除了原生AI类APP应用,所有行业均已开启APP内AI布局,尤其是与知识推理、多模态内容生成高度关联的育儿母婴、拍摄美化、移动音乐、移动社交、医疗服务、教育学习等行业,AI化进度已经分别达到33.3%、31.7%、18.8%、15.9%、13.6%、12.4%。
“爸爸有个百宝箱,什么都能变出来。” 随着一盒盒京东快递的到达,小女孩从“爸爸的百宝箱”里取出娃娃、积木和新年的红裙子。
“百宝箱,我想要爸爸。”小女孩声音稚嫩,让人心头一热,“别让爱你的人等太久”的含义无需更多阐释,润物细无声。
这是2018年京东年货节营销视频《温情三部曲》中的最后一幕,这支全网投放的视频将主题聚焦在“回家”、“团圆”、“温暖”的生活场景上,温暖动人。它是京东《2018年京东年货节JOY狗年整合营销》的一部分,该营销计划赢得了2018年金投赏国际创意节“整合传播营销类”全场大奖。
获奖不只因京东的内容和创意过人,更是对其营销模式创新的肯定。已有10年历史的金投赏以ROI(投资回报率)为标准,强调创意作品所产生的直接商业成果,其品效合一的思路与京东营销的目标不谋而合。
精耕流量
电商野蛮生长的时代已成过去式。市场竞争加剧,增长不再唾手可得,以精准方式促成高质量增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这对京东的市场营销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营销与增长、成果与试错间,把握平衡与分寸成为市场部门的重任。
“京东市场部要将视角聚焦在相关的增长。”京东集团副总裁、市场营销部负责人门继鹏说道。
公司内部,销售、运营部门直接带来业绩与效益,相比之下,市场部往往戴着“花钱部门”的帽子:欲提高知名度,需花钱赞助活动,想提振销量,需花钱办活动。然而,赞助和活动的效果难以量化,与销量和知名度是否有直接关系,这是市场营销一直以来的困境。行业中已出现了以增长为营销核心目的的行业趋势,市场部的工作注定要与增长紧密相连。
市场部对增长的定义与销售部有着天然区分。销售部门的目标是要提高GMV、销量、收入等指标。市场部门的增长,在于占据消费者心智,且促进产生交易。门继鹏将增长分为三个层面:品牌、流量与用户,其中用户最为关键。电商平台上,流量和用户是清晰可见的变量,品牌则难以用指标量化,需要长期积累。
“可以视品牌为稳定的流量池,主动登录、访问都是品牌积累的结果,” 门继鹏表示,“主动流量是质量最好的。”
即使市場营销与增长强挂钩,也不能矫枉过正。万事只谈回报,难免变得短视而功利。“做营销只看ROI(投资回报率),这是不负责任的。” 不能没有KPI,又不能只为KPI干活,门继鹏明白,要求团队创新,就得容许试错。“我鼓励团队自己设定KPI指标,大致逻辑正确,就放手让他们去做。出现问题,调整一个方向再去试,不犯错说明一直在做最安全的事,不可能有常胜将军。”
就品牌层面的考核,京东市场部不以单纯追求搜索指数、美誉度、认知度等观测性数据作为目标,而是每一次市场营销活动都有对应的目标,例如:下载激活App和打开页面产生购买,就是两项不同的需求。
“将数据做上去和把事情做起来是两码事。”门继鹏解释说,品牌、用户和流量三者之间,若单纯聚焦其中之一,对另外两者增益就有限,“比如,聚焦在纯粹获取流量,对留存可能帮助有限,只关注客户留存,却未必对品牌有帮助。”
产品化营销
京东将营销驱动增长的方式分为四个进阶梯度:常规策划、营销产品化、营销生态化、无界营销。每一步都力求拓展传统营销的思维,争取擦出新模式和新商业的火花。
常规的市场营销是基石。借助媒介渠道和流量建设渠道,公司就营销事件获取公众关注,这是展现营销基本功的阶段,考验创意能力、策划能力和执行能力。门继鹏认为,大数据时代,营销事件讲究技术驱动,要求团队具有专业能力和系统思维。
有志向的公司不会满足于只做基础工作,京东就大胆探路营销产品化,并通过运营产品来巩固模式。
以前,大促活动常以分类搜索或是货架式的形式呈现,门继鹏和团队希望将其做成品牌营销事件,这便是“超级品牌日”的初衷,将想法付诸实践,慢慢形成了固定操作模式和系统方法论,此时的营销就实现了可复制的产品化,并在运营中不断提升体验。
其实,“618超级品牌日”的形成,充满了京东和品牌方之间的试错与博弈。618当天,京东以为合作品牌导流为条件,要求品牌方在当天降至全网最低价(不要求是唯一的最低价),而且品牌方必须备足货源,不能因销量激增而出现断供。
慢慢地,京东摸清了与品牌方合作的“弹性”程度、可商量空间,媒介形式、创意模板随之固定,站内资源和站外资源也形成了联动。“未来的发展模式是,京东和品牌方联合营销,双方同时拿出资金,将超级品牌日做大。”门继鹏展望说。
常规营销活动目的性强,营销产品化的不同之处在于,对业务能力和运营能力的高要求,因为,长期对接大量品牌商,考量范围必须是多维度的,其中牵涉众多细节,比如钱怎么花、价怎么定、京东的可议价空间等等,一定要考虑双方价值共赢,且能搭建可执行的运营模式。
IP化社交
超级品牌日告捷,为更上一层楼,京东决定向全球性超级IP发出冲击,新的努力试出了多方共赢的新天地,京东也加深了IP合作的理解。
日前,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了市政府编制的《石家庄市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0—2025)》。
按照该规划,河北省石家庄市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基本思路归纳为“1383”,即践行1条主线,立足3个定位,主抓8项任务,打造3个示范园区,逐步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发展,增强全市数字经济核心竞争力,将石家庄打造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知名的“中国数字新城”。
建设数字经济基础设施体系,形成京津冀数字产业化新高地
“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是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石。”石家庄市发改委副主任吴书科介绍,规划提出建设数字经济基础设施体系。
规划提出,加快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提升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建设窄带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型数字化应用基础设施,建立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形成适应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设施体系,高效支撑石家庄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根据战略目标,到2022年,石家庄市光纤宽带网络、移动通信网络等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和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实现全市重要功能区、重要场所的5G网络覆盖,逐步向农村地区延伸。到2025年,全市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全面普及,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网络安全保障有力,数字经济实力明显提升。
规划立足石家庄市产业基础和创新优势,科学把握数字产业化发展方向,加快发展软件服务、大数据、物联网、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产业,快速壮大产业规模,加快提升产业层次,形成引领石家庄市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形成京津冀数字产业化新高地。’这是规划提出的一个定位。”吴书科介绍,紧抓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大机遇,持续发展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强与京津全方位、深层次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吸引科技创新人才和成果向石家庄市聚集,打造京津冀区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资源汇聚新高地。
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建全国产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区
“创建全国产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区,是规划提出的第二个定位。”吴书科表示,以发展数字经济为高质量发展突破口,推动实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构建普惠优质的数字化惠民服务,促进一二三产数字化融合发展,为全国提供以数字经济为引领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典型示范。
在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方面,规划提出,立足石家庄市机械装备、先进制造、食品加工、医药制造等产业基础,积极推进智能化生产制造、网络化协同制造、服务型制造等新型生产模式在钢铁、装备、医药、纺织、食品等重点行业的应用示范和推广。
到2022年,全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取得明显进展,基本建成覆盖重点行业的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推动千家企业上云。到2025年,建成1-2个在国内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上云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在深入推进智慧农业建设方面,规划提出,到2022年,全市智慧农业水平大幅提升,全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基本实现物联网应用,以农业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的农业信息化综合水平达到62%以上。到2025年,农村电商模式覆盖全市所有行政村,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得到深度应用。
在推动服务业数字化升级方面,规划提出,加快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商贸、物流、金融、文化、健康、旅游等服务业融合发展,重塑石家庄市服务业数字化核心竞争优势。
提升政府治理和民生服务数字化水平,建设国家数字化治理试验区
建设国家数字化治理试验区,是规划提出的第三个定位。
吴书科介绍,大力推动政府数字化治理的探索与创新,充分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推进政府管理与社会治理模式创新,进一步加快政务信息化建设体制改革的步伐,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