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河北省遵化市东旧寨镇合丰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的农民在晾晒核桃。
初冬时节,在河北省遵化市东旧寨镇,上万亩的核桃、板栗等山货喜获丰收,农民们忙着收储、整理、晾晒以待外销。新华社记者牟宇摄
11月10日,河北省遵化市东旧寨镇合丰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的农民在筛选核桃。
初冬时节,在河北省遵化市东旧寨镇,上万亩的核桃、板栗等山货喜获丰收,农民们忙着收储、整理、晾晒以待外销。新华社记者牟宇摄
11月10日,河北省遵化市东旧寨镇合丰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的农民在整理收获的核桃。
初冬时节,在河北省遵化市东旧寨镇,上万亩的核桃、板栗等山货喜获丰收,农民们忙着收储、整理、晾晒以待外销。新华社记者牟宇摄
光明日报北京11月2日电(记者杨舒)北京时间11月2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遗传学》在线发表了两项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领衔开展的瓜类作物基因组研究成果。科研团队分别成功构建出甜瓜和西瓜的全基因组变异图谱,揭示了两种水果的驯化历史“族谱”,为西甜瓜分子育种提供了大量的基因资源和选择工具。两项成果的发表将进一步强化我国在瓜类作物基因组学与分子育种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
原始的野生西瓜和甜瓜味酸苦,是什么促使它们演化成为今日的甜美口味?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研究员徐永阳介绍,其所在团队联合中国农科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等19个国内外科研机构,历时5年,分析了千余份甜瓜种质资源的基因组变异,构建了世界首个甜瓜全基因组变异图谱,勾勒出甜瓜复杂的驯化历史。
“我们发现,甜瓜可能发生过三次独立的驯化事件,其中一次发生在非洲地区,另外两次发生在亚洲地区并分别产生了厚皮甜瓜和薄皮甜瓜两个栽培亚种,导致这些品种有不同的‘祖先’。”徐永阳说。研究表明,三次独立驯化“异曲同工”,都导致野生甜瓜失去了苦味和酸味并获得了甜味。
西瓜的驯化过程则相对简单,自人类开始第一次驯化栽培西瓜后一脉相承。中国农科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黄三文介绍,研究团队通过对400多份西瓜种质资源的研究,完成了高质量的西瓜基因组序列图谱,首次明确了西瓜7个种之间的进化关系,并发现野生黏籽西瓜是距现代栽培西瓜亲缘关系最近的种群,也发现了利用野生西瓜进行抗性改良的基因组痕迹。
两项成果的研究团队表示,甜瓜西瓜驯化历史的揭示和相关基因位点的发现,将为甜瓜西瓜生物学研究和分子育种遗传改良提供新的工具和数据支撑,助力培育出更多更为美味的瓜果。
算出明白账 找到改进点
——河钢邯钢三炼钢厂实行班组核算侧记
河钢邯钢三炼钢厂主动作为,实行班组核算,日清日结,以数据对比确定最优方案措施,营造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促进了指标再改善,成本再降低,进一步提升了创效能力。
效果对比 措施固化
“我只是降低了中间包的过热度,结合精炼周期、钢包包况、连铸拉速以及待浇时间将出站温度降低了3——5摄氏度。”在该厂精炼车间乙班班后会上, 二号精炼班长王进总结道。“我觉得这个措施很好,连铸拉速提升,我们出站不降温,肯定会造成温度的浪费,咱们其他三个小组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好好研究一下。”作业长李云峰强调。就这样,根据成本核算的比较,该车间乙班作业区形成了新的降耗措施并进行了固化。
“今日白灰消耗26.5kg/t,我们的二台阶分解指标是29kg/t,当天完成了指标!”只要我们以后每天都按照现在的措施来抓,在白灰消耗方面月底肯定能完成指标!”该厂转炉车间乙班作业区作业长高建新胸有成竹地说道。自新的任务目标下发以来,该厂将月目标分解到日,并每天比较班组核算数据,校验措施的可行性,对迟迟没有改变的指标重新制定新的措施。
比学赶超 激发干劲
“目前为止,我们的白灰消耗距离第一名还差0.5kg/t,大家要甩开膀子再优化,争取拿到车间单项奖励!”该厂转炉车间乙班作业长高建新在班前会上鼓励道。“对,不能认怂,誓拿第一!”底下有职工附和。据悉,该厂将绩效与成本挂钩后,大大激发了职工的干事创业热情,广大职工加班加点分析指标、核算成本、观摩交流。“你们昨天的一倒出钢率达到了95%是怎么做到的?”,已经下班一个小时,炼钢工孙超还在主控室里向下个班学习,什么时候提枪、枪位多少、温度多少,他将所看到的每一步操作都记在了笔记本上。
同样的场景发生在该厂精炼车间的1号精炼主控室,作业长、班长及骨干围着一个电脑在讨论当天的成本指标,他们根据每日成本核算汇总表,寻找本班组的差距。“每个班组都有自身的优缺点,谁好谁坏,这个表格一眼便可看出,我们就是要找出自己落后于别的班组的指标,加以学习,得到一个综合的提升。”乙班作业长李云峰说道。
意识提升 成本降低
该厂成立“钢铁料消耗”“合金优化”“燃动消耗”等成本项目攻关组,每天下午分析成本,协调解决难点问题,针对头天未完成的项目进行重点突破,并将具体的成本指标分解到个人,实现人人关心指标,形成完善的核算机制。通过班组核算,进一步提升了员工的成本管控意识,更好的促使职工以成本目标为准绳,有效组织生产、合理规划周期,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现在实行班组核算后,电极多送1分钟电就是127.5元,吨钢1块多钱就出去了,很直观,想要降低电耗就得一点一滴抠!”精炼车间乙班2精炼班长王进说。在每天核算中,大到精炼电耗,小到一根测温头、取样器,都有详细统计,“今天测温头用了296支,取样器用了181支,其中因人为因素造成多用了6支取样器!”作业长李云峰分析道。成本意识的提升,使9月份精炼电耗由吨钢47.48千瓦时降低到41.53千瓦时,吨钢节约成本2.97元。
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于生活的要求,不再是满足温饱,但是当时的消费市场才刚刚起步,商品供应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北冰洋食品公司原来是北平制冰厂,卢沟桥事变之后,被日本人抢占,成了日军专用仓库。而后,日本战败,制冰厂又恢复了运转,但是生意惨淡,1949年制冰厂收归国有,改名北京新建制冰厂。1951年开始生产汽水,正式注册“北冰洋”商标,商标图案由雪山和白熊组成。1954年,经市政府批准,“北冰洋”正式落户崇文区安乐林路。1956年与8家私营汽水厂、43家小食品厂合并,成立了有冷食、饮料的国有企业,更名为地方国营北京市食品厂。后来,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过问下,上海的屈臣氏迁入京城,同北京市食品厂合作经营。1958年开始生产罐头,更名为北京北冰洋食品厂。1969年改为北京市人民食品厂。1985年,北京市食品厂重新改制成立了北京市北冰洋食品公司。1984年12月19日,国家主席李先念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宴会上。北冰洋汽水是国务院指定饮料。
1989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北京市北冰洋食品公司同外商合作分别成立了4家合资公司,当时年产百事可乐5万吨、北冰洋牌系列饮料5万吨、冰淇淋1万吨。有8种产品曾获原轻工业部优质产品奖,猪肉香肠罐头、番茄酱罐头、特制汽水3个品种曾获国家银质奖。1990年被商业部授予出口先进单位称号。
那几年在当时还没有冰箱这种机器,小卖部都是把汽水放在一个装满凉水的桶里泡着,汽水特别好卖,经常是还没有等北冰洋汽水泡凉就销售一空,有的小卖部会在门口用水泥堆砌一个池子泡汽水,那会儿无论走在大街还是小巷,只要是看见门口摆着一块一米见方,30厘米到50厘米厚的大冰坨子,不用问,准是卖北冰洋汽水的。小卖部的老板守着大冰块,一边与街坊邻居谈笑,一边不住地用手翻转着饮料瓶子,让它们“均匀受凉”。遇到有人过来光顾,老板非常爽快地拿过瓶起子,利落地一撬,一股袅袅婷婷的白气顺势从瓶口冒出。一瓶北冰洋见底,顾客心满意足地交回瓶子,拿上押金,同时伴随着几个响亮的嗝儿。
2008年,北京一轻控股公司宣布对北冰洋食品公司进行内部资产重组。2011年,伴随几代人成长的“北冰洋”再次走进北京民众的视野,它的回归,再次勾起北京人浓浓的怀旧情结……
2011年年底,北冰洋正式回归市场,全新上市的北冰洋饮料传承经典工艺,采用四川长江上游生态健康的红桔、甜橙作为原料,经过压榨浓缩后加入产品中,果汁含量高于国家标准,是一款真正的纯天然果汁饮料;北冰洋饮料融合果汁的鲜香和碳酸饮料的激爽,成为年轻人追捧的时尚。现有玻璃瓶和易拉罐2种包装形式,口味包括桔汁、橙汁、酸梅汁、枇杷汁、苏打水以及无蔗糖桔汁、橙汁饮料。2014年,北冰洋汽水成为APEC会议的指定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