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国内知名的商业智能数据服务商QuestMobile发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AIGC应用市场竞争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截止到2025年2月底,AI原生APP月度活跃用户已经突破2.4亿,比1月份增长了1.15亿,增长幅度高达88.9%。同时,原生AI APP用户黏性也出现了快速增长,2月份月人均使用时长和使用次数分别达到113.7分钟、52.4次。
这当中,DeepSeek用户直线飙升,App日活跃用户在2月底突破5千万,最高达到5341万。在DeepSeek开源普惠效应的刺激下,互联网头部玩家纷纷接入、开发,颠覆了原生AI App行业格局,原有的Top 3从豆包、Kimi智能助手、文小言更迭为DeepSeek、豆包、腾讯元宝,月活跃用户规模分别突破1.9亿、1.1亿、0.4亿
如果说2024年是“国产AI元年”,2025年堪称“国产AI爆发年”。在1月份DeepSeek率先打响了“AI普惠”第一枪后,国内大、中型互联网厂商纷纷接入,直接将去年年末出现在大众视线的推理模型推向高潮,引发了国内业界惊呼的“DeepSeek时刻”。
在开源效应下,包括阿里巴巴、百度、字节跳动、腾讯在内的国内大厂,纷纷加速推出自己的推理大模型,同时,各家还纷纷将DeepSeek R1模型接入到自己的产品之中,例如,腾讯旗下的微信、腾讯元宝、QQ浏览器、腾讯文档等等,百度旗下的百度、百度文库、百度网盘,纷纷组团接入。
同时,开源效应还推进了行业基础设施完善、行业标准快速升级,带来AI应用的爆发,形成了包括AI综合助手、AI搜索引擎、AI图像处理、AI文案写作等23个赛道。其中,传统搜索行业升级而来的“AI搜索”,已经成为最热门的赛道。
截止到3月份,移动互联网行业头部23个AI化转型的APP中,已经有包括百度、腾讯新闻、搜狗输入法、微博等10个玩家,分别在“增强型搜索”、“边看边搜”、“输入即搜索”、“信息聚合”等维度,展开比拼。
此外,受模型能力增强影响,去年持续爆发的“智能体”应用模式持续升级,并且在Manus的激发下,诞生了更多元的应用路径:全链路自主执行的通用性AI助手,不再是一个描绘,从“对话”走向“执行”也已经成为“具身智能”到来前最值得期待的应用模式。
在DeepSeek的影响下,“多模型驱动”已成AI原生App标配,DeepSeek、豆包、腾讯元宝等在内的Top 15玩家均已具备至少1个对话模型+1个推理模型;如此一来,各家的底层模型能力又被拉到了同一起跑线,用户的“争夺战”,进入到了依靠产品设计、运营能力的“精细化”时代。
与此同时,用户对原生AI类APP从陌生走向习惯,新增用户数量出现了直线飙升,单月增长破亿,用户黏性也出现了快速增长。截止到2月份,原生AI类APP月人均使用时长和使用次数分别达到113.7分钟、52.4次。
不过,虽然新增用户在持续暴增,但是,这种“争夺战”的激烈程度也堪称“血海厮杀”。从3月份的用户来源上看:DeepSeek用户来源中,豆包、Kimi智能助手、腾讯元宝占比分别为22.2%、3.8%、3.3%;豆包用户来源中,DeepSeek、腾讯元宝、Kimi智能助手占比分别为37.6%、5.7%、5.6%;腾讯元宝用户来源中,DeepSeek、豆包、Kimi智能助手占比分别为52.3%、32.9%、9.6%。
除了原生AI类APP应用,所有行业均已开启APP内AI布局,尤其是与知识推理、多模态内容生成高度关联的育儿母婴、拍摄美化、移动音乐、移动社交、医疗服务、教育学习等行业,AI化进度已经分别达到33.3%、31.7%、18.8%、15.9%、13.6%、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