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1月25日电 (记者 王恩博)中国金融业规模近年来快速壮大,但由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以为迫切需要资金的实体经济彻底“解渴”。为了让这二者发展同频共振,中国正对金融供给进行纠偏。
资料图:一集装箱码头作业区。 中新社记者 翟李强 摄
过去一段时间,中国金融体系出现资金内部空转或过度流向房地产市场等现象,金融资源低效流动抬高了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导致部分企业遭遇“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的艰难处境。
针对上述情况,中国官方提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重点之一,就是要优化融资结构和金融机构体系、市场体系、产品体系,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
一方面,民营、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主力军获得“精准滴灌”。央行着眼引导中小银行回归基层、服务实体,于今年9月宣布对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商行实施额外降准,释放资金约千亿元(人民币,下同),并将相关城商行使用降准资金发放民营、小微企业贷款情况纳入宏观审慎评估考核。
另一方面,打通渠道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例如,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改革就有助于疏通市场化利率传导渠道,推动银行改进经营行为,打破贷款利率隐性下限,促进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目前相关效果已初步显现,9月份中国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较2018年高点下降0.36个百分点。
连串措施让更多金融“活水”流向了民营和小微企业。截至三季度末,中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6.39万亿元,其中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1.3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0.81%,比各项贷款增速高10.9个百分点;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户数2086.4万户,较年初增加363.16万户。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央行在保持稳健货币政策的前提下运用多种政策工具组合,确保流动性合理充裕,加之LPR新机制切实把货币政策意图传导至实体经济中,有助于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为中国经济增长发挥积极作用。
“引水入渠”灌溉实体经济的同时,中国还留意堵住金融发展的一些“偏门”。监管部门主动给银行业资产超速扩张势头踩刹车,并大力压缩偏离金融业高质量发展航向的高风险资产,从而为实体经济发展营造更好金融环境。
中国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肖远企指出,金融资产增速一般要与经济增速相匹配,而过去中国银行业资产增速高出GDP增速一倍,这显然超出实体经济实际需求,会推高经济领域资产泡沫。相比之下,目前银行业资产增速与经济增速基本匹配。
官方提供的数据显示,最近两年半以来,中国银行业资产增速从过去的15%左右降低到目前的8%左右,按原有增速算,相当于两年半以来总资产少扩张约54万亿元,其中主要是通道业务和脱实向虚业务。
与此同时,影子银行规模也大幅缩减,共压缩高风险资产约14.5万亿元;同业理财余额较2017年初下降85%,监管套利突出的同业投资减少3.65万亿元;信托公司事务管理类信托业务规模同比下降13.15%。
肖远企指出,压降通道类高风险资产不仅为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开了个好头,也为银行机构增加对实体经济信贷支持腾出更多空间,从而有助于确保贷款增速与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相匹配。(完)